信帆生物:膠體金標記實驗的操作方法與步驟
更新時間:2016-04-20 點擊次數:1500次膠體金標記實驗的實驗過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驟:膠體金標記蛋白的制備及其與膠體金之間的用量比例的確定、膠體金和蛋白的結合、膠體金標記蛋白的純化與質量檢測等。
1、蛋白質的處理:膠體金標記蛋白的制備
膠體金對蛋白的吸附主要取決于pH值,在接近蛋白質的等電點或偏堿的條件下,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結合物。如果膠體金的pH值低于蛋白質的等電點時,則會聚集而失去結合能力。除此以外膠體金顆粒的大小、離子強度、蛋白質的分子量等都影響膠體金與蛋白質的結合。
(1)待標記蛋白溶液的制備 將待標記蛋白預先對0.005Mol/L pH7.0 NaCl溶液中4℃透析過夜,以除去多余的鹽離子,然后100 000g4℃離心1h,去除聚合物。
(2)待標膠體金溶液的準備 以0.1Mol/L K2CO3或0.1Mol/L HCl調膠體金液的pH值。標記IgG時,調至9.0;標記McAb時,調至8.2;標記親和層析抗體時,調至7.6;標記SPA時,調至5.9~6.2;標記ConA時,調至8.0;標記親和素時,調至9~10.
由于膠體金溶液可能損壞pH計的電板,因此,在調節pH時,采用精密pH試紙測定為宜。
由于鹽類成分能影響金溶膠對蛋白質的吸附,并可使溶膠聚沉,故致敏前應先對低離子強度的水透析。必須注意,蛋白質溶液應澄清無細小微粒,否則應先用微孔濾膜或超速離心除去。
一般情況下應避免磷酸根離子和硼酸根離子的存在,因為它們都可吸附于顆粒表面而減弱膠體金對蛋白質的吸附。
2、蛋白質zui適用量的選擇:膠體金與標記蛋白用量之比的確定
(1)根據待標記蛋白的要求,將膠體金調好pH之后,分裝10管,每管1ml.
(2)將標記蛋白(以IgG為例)以0.005Mol/L pH9.0硼酸鹽緩沖液做系列稀釋為5µg/ml~50µg/ml,分別取1ml,加入上列金膠溶液中,混勻。對照管只加1ml稀釋液。
(3)5min后,在上述各管中加入0.1ml 10%NaCl溶液,混勻后靜置2h,觀察結果。
(4)結果觀察,對照管(未加蛋白質)和加入蛋白質的量不足以穩定膠體金的各管,均呈現出由紅變藍的聚沉現象;而加入蛋白量達到或超過zui低穩定量的各管仍保持紅色不變。以穩定1ml膠體金溶液紅色不變的zui低蛋白質用量,即為該標記蛋白質的zui低用量,在實際工作中,可適當增加10%~20%。
將待標記的蛋白質儲存液作系列稀釋后,分別取0.1ml(含蛋白質5~40ug)加到 1ml膠體金溶液中,另設一管不加蛋白質的對照管,5分鐘后加入0.1ml 10%NaCl溶液,混勻后靜置2小時,不穩定的金溶膠將發生聚沉,能使膠體金穩定的zui適蛋白量再加10%即為標記蛋白量。
3、標記:膠體金與蛋白質(IgG)的結合
將膠體金和IgG溶液分別以0.1Mol/L K2CO3調pH至9.0,電磁攪拌IgG溶液,加入膠體金溶液,繼續攪拌10min,加入一定量的穩定劑以防止抗體蛋白與膠體金聚合發生沉淀。常用穩定劑是5%胎牛血清(BSA)和1%聚乙二醇(分子量20KD)。加入的量:5%BSA使溶液終濃度為1%;1%聚乙二醇加至總溶液的1/10.
在接近并略為高于蛋白質等電點的條件下標記是比較合適的,在此情況下蛋白質分子在金顆粒表面的吸附量zui大。
下述標記步驟zui為常見:
①用0、1mol/L K2CO3或0.1mol/L HCl調節金溶膠至所需pH(標記SPA時調到pH6.0)。
②于100ml 金溶膠中加入標記量的蛋白質溶液(體積為2~3ml),攪拌2~3分鐘。
③加入5ml1%PEG20000溶液。
④于10000~100000g離心30~60分鐘(根據粒徑大小選擇不同離心條件),小心吸去上清液(切忌傾倒)。
⑤將沉淀懸浮于一定體積含0.2~0.5mg/ml PEG20000的緩沖液中,離心沉淀后,再用同一緩沖液恢復,濃度以 A1cm/540nm=1.5左右為宜,以 0.5mg/ml疊氮鈉防腐,置4℃保存。
⑥包被后的金溶膠也可濃縮后于Sephadex G-200柱進行凝膠層析分離純化,以含 0.1%BSA的緩沖溶液洗脫。通常用IgG包被的金溶膠洗脫液pH為8.2,以A蛋白包被的金溶膠洗脫液為pH7.0.
4、膠體金標記蛋白的純化
(1)超速離心法:根據膠體金顆粒的大小,標記蛋白的種類及穩定劑的不同選用不同的離心速度和離心時間。
用BSA做穩定劑的膠體金—羊抗兔IgG結合物可先低速離心(20nm金膠粒用1 200r/min,5nm金膠粒用1 800r/min)20min,棄去凝聚的沉淀。然后將5nm膠體金結合物用6 000g,4℃離心1h;20nm~40nm膠體金結合物,14 000g,4℃離心1h.仔細吸出上清,沉淀物用含1%BSA的PB液(含0.02%NaN3),將沉淀重懸為原體積的1/10,4℃保存。如在結合物內加50%甘油可貯存于-18℃保存一年以上。
為了得到顆粒均一的免疫金試劑,可將上述初步純化的結合物再進一步用10%~30%蔗糖或甘油進行密度梯度離心,分帶收集不同梯度的膠體金與蛋白的結合物。
(2)凝膠過濾法:此法只適用于以BSA作穩定劑的膠體金蛋白結合物的純化。將膠體金蛋白結合物裝入透析袋,在硅膠中脫水濃縮至原體積的1/5~1/10.再經1 500r/min離心20min.取上清加至Sephacryl S-400(丙烯葡聚糖凝膠S-400)層析柱分別純化。層析柱為0.8 cm×20cm,加樣量為床體積的1/10,以0.02Mol/L PBS液洗脫(內含0.1%BSA,0.05%NaN3,pH8.2者用IgG標記物),流速為8ml/h.按紅色深淺分管收集洗脫液。一般先濾出的液體為微黃色,有時略混濁,內含大顆粒聚合物等雜質。繼之為純化的膠體金蛋白結合物,隨濃度的增加而紅色逐漸加深,清亮透明,zui后洗脫出略帶黃色的為標記的蛋白組分。將純化的膠體金蛋白結合物過濾除菌、分裝,4℃保存。zui終可得到70%~80%的產量。
5、膠體金蛋白結合物的質量鑒定
(1)膠體金顆粒平均直徑的測量:用支持膜的鎳網(銅網也可)蘸取金標蛋白試劑,自然干燥后直接在透射電鏡下觀察。或用醋酸鈾復染后觀察。計算100個金顆粒的平均直徑。
(2)膠體金溶液的OD520nm值測定:膠體金顆粒在波長510nm~550nm之間出現zui大吸收值峰。用0.02Mol/L pH8.2 PBS液(含1%BSA,0.02%NaN3)將膠體金蛋白試劑作1︰20稀釋,OD520=0.25左右。一般應用液的OD520應為0.2~0.4。
(3)金標記蛋白的特異性與敏感性測定:采用微孔濾膜免疫金銀染色法(MF-IGSSA)。將可溶性抗原(或抗體)吸附于載體上(濾紙、硝酸纖維膜、微孔濾膜),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(或抗原)以直接或間接染色法并經銀顯影來檢測相應的抗原或抗體,對金標記蛋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進行鑒定。
本文詳述了膠體金標記蛋白的操作步驟,在以上標記的操作步驟中需要注意,所有溶液中均不可含雜質微粒,可選用高速離心或微孔濾膜進行預處理。
elisa試劑盒,人血清,放射免疫試劑盒,PCR代測,WB代測,放射免疫代測,進口ELISA試劑盒,酶聯免疫代測,酶聯免疫試劑盒,染色液-信帆生物